五维协同·铸魂育人 | 波研柚“导学·思政空间”建设成果展示

一、建设理念

波研柚“导学·思政空间”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立足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求,结合“三全育人”理念,打造“思政引领、导学共建、学科赋能”的协同育人平台。以“学生成长为中心”,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学术指导和学风建设,形成“浸润式”育人生态。

二、建设目标

(一)创新思政教育模式:通过场景化、项目化活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实效性。

(二)搭建协同育人平台:整合校内、校外优势资源,建立常态化互动机制。

(三)强化科研创新引领:以科研创新为引领,促进学生学术科研能力提升。

三、建设内容

(一)空间载体建设

波特兰学院波研柚“导学·思政空间”分布在仙林校区教1楼栋内,由室内和室外不同的空间组成,空间内有满足学生不同需求的功能教室,集学习、交流研讨、心理咨询、文化娱乐于一体。室内分布不同的功能室,室外有供师生休息交流的沙发桌椅,满足不同场景的师生交流需要;空间建设具有国际化办学特色,文化背景墙融合中外合作办学双方高校元素,国际化氛围浓厚;定期举办与外籍教师和留学生的文化交流和学术研讨活动,空间场域融合不同文化元素,共同碰撞出学术的火花。

        

(二)空间功能模块

1.心理疏导功能:波研柚“导学·思政空间”心理咨询室定期开展心理讲座和心理咨询活动,空间开放预约,是同学们的心灵栖息地和情绪宣泄地。

2.文化娱乐功能:借助重要节日与留学生开展联谊活动,举办草坪音乐节与外籍教师一起联欢,举办校级、院级舞蹈比赛、合唱比赛、话剧比赛等。集运动休闲等功能于一体,服务师生日常学习、沟通交流和休闲娱乐的需要。

3.交流访谈功能:利用空间和导师资源,通过不同形式的访谈和其他个性化活动,对青年学生开展思想引领和思想政治教育,引领青年学生强信念、跟党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扎根中国大地,具有家国情怀,融通中美跨文化交流能力,掌握国际规则,具备沟通意识、写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在国际电子信息科学领域具有全球级竞争力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4.科研创作和学术研讨功能:学院围绕精品活动搭建导学交流平台,波研柚“导学·思政空间”系列活动包括师生午餐会议、导学下午茶、学术研讨桌、学术充电站等,为师生交流、同学互鉴提供开放、和谐轻松的育人环境。

四、建设成果

波研柚“导学·思政空间”通过打造“导学思政共同体”,将价值引领贯穿于学术训练、职业发展、心理健康与素质培养全过程,创新形成“红色基因涵养家国情怀、前言科研淬炼创新能力、精准服务赋能生涯发展、人文关怀滋养健全人格、多元实践促进全面发展”的育人新范式。

(一)思政引领启新程,导学共筑育人魂

学院在“导学·思政空间”建设中,坚持以思政引领构建独具学院特色的学生社区育人生态。组织新生参观校史馆,回顾学校发展历程,激发爱校荣校情怀;举行新发展党员入党宣誓仪式,增强学生党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邀请校关工委讲师团成员沈召前老师讲授“菁英人才班”开班第一课,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开展“红色主题观影”活动,观看《长津湖》等经典影片,感悟革命先辈的精神伟力;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强化党员教育管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织研究生同学观看“青春逐梦,榜样同行”全国研究生党员标兵宣讲活动,通过榜样的力量,引领青年成长。这些活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国情怀,自觉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通过思政引领与活动育人的深度融合,实现了“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

(二)聚焦学术能力提升,赋能科研创新实践

空间聚焦学术能力提升,为学生科研创新注入强大动力。开展专业英语培训,邀请外教和专业教师,从学术文献阅读、科研论文写作到学术交流技巧进行系统指导,提升学生国际学术交流能力;邀请东南大学张伟光教授、法国科学院院士Eric Westhof教授开展专题讲座,内容涵盖学科前沿动态、科研方法论等,为学生提供与顶尖学者面对面交流的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和学术竞赛,多名学生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人次在省级以上学科竞赛中获奖。我院博士生刘鹏展相关研究成果以Mobile all-light communication network为题,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Optics Express》上,被编辑亮点推荐。论文发表18天后,Optica出版集团专门发来贺信,称全球范围内“潜在读者超过1.28亿”,被国际科技媒体“Tech Xplore”、新闻资讯网站“AZO Optics”等广泛报导。硕士生胡琛、王仁铭、周值庆在张晖老师的指导下,组成的“智驭未来”队以作品《新生代多技术融合化工设施安全监管系统》参加全国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并最终取得国家级二等奖。波研柚“导学·思政空间”多措并举,营造浓厚学术氛围,激发学生科研兴趣和创新思维,使学生在学术道路上稳步前行,逐步成长为具有扎实专业素养和较强科研能力的电子信息领域后备人才。

(三)推进职业发展路径,深化导学互动效能

在导学交流空间中,学生能够在导师和知名企业HR的引导下更好地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的形势,明晰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路径。学院邀请知名企业HR和校友举办职业规划讲座,分析就业市场趋势,传授求职技巧与经验;举办青春“邮”为“职”面未来模拟招聘大赛,为学生提供真实面试场景;举办“简”笔勾勒,“历”途无忧简历制作技能提升专项培训课程,助力同学们在求职过程中破“简”而出;邀请华为南京研究所招聘经理刘文旭开展专题讲座《华为人才价值观与应届生核心竞争力塑造》,让同学们了解企业人才需求,提前做好职业发展规划;辅导员联合导师开展“一对一”就业咨询,针对学生个性化需求,从职业定位、简历优化到职业发展路径规划给予专业建议,已帮助多名学生明确职业方向,成功进入心仪企业或考取公务员。通过系列举措,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素养得到显著提升,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稳步提高,为顺利踏入职场、实现职业理想做好充分准备。

(四)拓展导学互动场域,构建和谐导学关系

学院积极拓展导学互动场域,构建和谐导学关系。组织心理观影活动,观看《美丽心灵》等经典心理影片,引导学生关注心理健康,开展观影后分享交流,增强心理调适意识;学院领导和辅导员老师定期开展温馨谈话活动,深入了解学生生活状况和思想动态,及时给予关怀指导;举办心理健康讲座,普及心理知识,提升学生心理素质;设立“波小柚闲聊咖啡馆”,学生可与外教自由交流,缓解学习压力,拓展国际视野;召开师生座谈会,广泛听取导生诉求;举办赴美行前教育欢送会,为即将出国交流的学生送上温馨祝福学生在“导学·思政空间”感受到学院大家庭的温暖,增强归属感和幸福感,营造积极向上、和谐融洽的导学氛围


(五)体美劳融合促发展,绽放青春多彩活力

学院依托波研柚“导学·思政空间”举办多种形式的体美劳活动。体育方面,举办足球赛、校庆跑、运动会等活动,吸引众多学生参与,强健体魄,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美育方面,组织话剧、合唱、草坪音乐节等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让学生在艺术熏陶中提升审美素养,展现青春风采,多支学生团队在校园文化艺术节中斩获佳绩劳动教育方面,开展宿舍和教研室卫生打扫活动,举办朝闻焕室·墨启新章宿舍文化节特色活动,培养学生劳动习惯和责任感,营造干净和谐的教研空间。体美劳融合教育让学生在多元体验中身心全面发展,彰显青春活力。

五、总结与展望

波研柚“导学·思政空间”建设在思政引领、学术赋能、职业导航、心理关怀、体美劳融合五个维度方面取得初步成效,未来、空间将通过创新育人模式、整合多方资源,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为培养德才兼备的新时代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撰稿:刘凤娟 编辑:田坤 审核:尹秀娟)